新闻资讯

News
影像测量仪的使用环境有哪些限制?

时间:10-29 2024 来自:祥宇精密

影像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、高效率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,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、科研实验和教学实践等领域。然而,为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的长期稳定性,使用环境对其有着严格的限制。

1. 避振

振动是影响影像测量仪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如果影像测量仪受到额外的周围振动,测量精度将会显著降低。具体来说,当频率小于10Hz时,周围振动的振幅不应该超过2μm(峰-峰差值);当频率在10Hz到50Hz之间时,则加速度不应超过0.4Gal。如果振动超过这些限制,建议采取防振措施,例如安装振动阻尼器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
2. 温度控制

环境温度对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有着直接影响。理想情况下,环境温度应尽量保持在20℃±1℃。如果在偏高或偏低温度下调整机器精度,将无法确保测量仪在20℃时的精度。因此,使用影像测量仪时,应尽量保持恒定的室温,并避免温度剧烈变化。

3. 湿度控制

湿度对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和设备寿命都有重要影响。高湿度环境会导致机械表面生锈,阻碍平滑的轴向移动。因此,一般环境湿度应控制在45%—75%之间。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测量精度,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。

4. 无尘环境

影像测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设备,因此必须保持无尘环境。灰尘和杂质会严重影响到仪器的精度和成像质量。虽然防尘罩对影像测量仪有一定的防护作用,但测量仪仍应定期清洁。工作人员进出实验室时,应更换鞋子或佩戴鞋套,以减少灰尘的带入。

5. 稳定电源

为了确保影像测量仪的正常运行,必须使用稳定的电源。具体来说,电源应保持在90~264VAC,47-63Hz,10Amp范围内。电源的不稳定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,甚至可能损坏设备。

6. 避免强光直射

影像测量仪不应放置在强光或太阳直射的环境中。强光不仅会影响测量仪的测量精度,还可能导致设备温度过高,从而损坏设备。因此,应将设备放置在光线适中的环境中,并避免阳光直射。

导航

TOP

Baidu
map